一栋厂房,两万只鸡,四级配套,可实现自动捡蛋、自动喂食、自动空调、干粪收集......眼下,皂市镇推广的“124”养殖模式,将养鸡场养殖污染降到最低。
30日上午,皂市镇农福源种养殖家庭农场鸡舍旁,养殖粪污经皮带传输直接传送到运输车内,收集后,粪污将直接运输到京山有机肥厂进行处理。家庭农场负责人郭中二说,养殖场有5万多只鸡,每天可收集半车鸡粪,联合当地两家养殖场实现了日清运。
紧邻郭中二家庭农场旁,是长寿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去年11月,为了加强养殖污染治理,该养殖场投入50多万元新建了一套日处理粪污10吨的异位发酵床,可直接将粪污分解成氮气和水蒸气,真正实现了养殖污染的零排放。
针对养鸡场推广“124”养殖模式、在生猪养殖场推广异位发酵床是皂市镇因场施策快速推进养殖污染治理的一个缩影。据介绍,该镇有养殖户100多家,其中大部分都是散养户,被纳入到市级养殖污染治理的养猪场有25家。
今年以来,该镇根据各养殖场实际情况,实施一厂一策,主推皮带传输、床场一体化、堆肥厂、三级沉淀池等治污模式,确保了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顺利推进。截至目前,该镇25家规模养殖场6家已经验收合格,3家弃养,剩余16家养殖场综合治理设施已全面启动建设。